教学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实施方案

2014-07-20 20:41:000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课程设置目标

根据《05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为: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三亚学院办学理念和教育方针,三亚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陆丹同志指出,该课程应当重点阐述“依法治国,道德教化”的内容。

综合上述思想,我们总结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重新设定教学时间,将该课程的教学对象设定位为大一新生。其目的在于,帮助大一新生实现由高中生向合格大学生的心理转变,帮助他们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美好人生的长期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2、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重点贯彻陆丹院长对该课程的教学指导意见,应当重点阐述“依法治国,道德教化”的内容,做出如下改革:

(1)夯实“道德教化”

事实上,“道德教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无比雄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很能够鼓舞人心。传统的道德理想主义中的每一个议题,都是思想家对人生、社会发自内心的领悟。以曾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贤的道德理论来夯实当前的道德说教,既有说服力,又容易使人产生共鸣。

例如讲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除了对当前的社会道德状况要了解之外,历史上的理论也可以拿来借鉴。孔子就曾经讲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只用严格的政令来领导人,用严酷的法律来规范人,这样政治统治下的民众就总会想方设法钻法律的空子且没有羞耻感;如果能用道德来引领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这样政治下的民众就会自觉的知道做什么事是荣耀的,做什么事是羞耻的,那么民众就会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整个社会都因为有这样的格调而显得和谐。

“道”是道路和规则,是宇宙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德”是人们对这种规则的领悟。传统的“天人之辨”从宇宙天地的运行法则中领悟出人生在世的立身行事规则,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自强精神参与社会,以仁爱之心待人待己;“心性之辨”则从人的本性来说明道德理想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性善论鼓舞人们弘扬内心的善良本质,让人们因道德而自信,性恶论警示人们隆礼重法的必要性,让人们因修养而通达,修养论则鼓励人们做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有道德境界的人;“义利之辨”提倡人们应该见利思义,不因个人的私利而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公利,这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有同工之妙。“人禽之辨”告诉人们其实人与禽兽的重要区别在于道德,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德之心就在于我们临事抉择的一刹那。

西方的道德学说也可以作为借鉴之用,如古希腊的各种道德学说、《圣经》中的道德起源说、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道德思想、亚当斯密的的道德经济思想等等。

我们通过讲授古今中外的道德理论,使得“道德教化”更加厚重,更具有知识性和说服力,从而达到让学生从理论深处和内心深处产生道德共鸣,形成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践履的统一。

(2)强调“依法治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如果只是讲授法律条文,那将陷入误区。我们要通过讲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来弘扬一种法制精神。一方面,我们还是要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法制思想;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当前法律的状况以及法律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意义、对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帮助大学生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精神、体系、运行和思维方式;牢固树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深并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加强法律修养,从而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在讲授法治精神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民主精神。正如专制总是与人治联系在一起,民主也总是与法治联系在一起。民主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是民主的实现方式和保障,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民主政治的价值在于人民对政府和国家广泛认同的基础上,通过对政治权力的控制和意志的表达,形成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机制并由此营造一种和谐的政治环境。它实现了从权力的垄断到权力的共享。让公共权力在公众的监督与约束下运行,大大瓦解了政治不信任,各个社会阶层都能通过各种渠道来反映自己的利益需求,充分发挥民主政治在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共监督、政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达到社会的和谐。

3、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教学方式力求灵活多样。如:理论教学、案例教学、课堂互动、多媒体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等。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理论融进鲜活的现实之中, 将法律还原到生活中去, 这不但增强了课程的生动性, 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还增强了理论的冲击力和说服力,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 信服法律, 并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 基础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习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素养, 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实践教学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法律实践教学的方式有很多, 如观看法律视频、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参观法制教育基地、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或竞赛活动。同时开展BBS网上教学,引导学生就典型案例和热点事件进行网上讨论,教师再点评和引导。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课程设置目标

根据《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为: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结合三亚学院办学理念和教育方针,三亚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陆丹同志指出,该课程应当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两大核心精神——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

综合上述思想,我们总结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根据对该课程教学目的的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重新设定教学时间,将该课程的教学时间设定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础”)课程教学之后。在四门“思政课”教学中,将该课程设定于“基础”课程之后,“纲要”、“概论”之前,重点突出了该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接着“基础”课程重点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进一步突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观的掌握;“启下”,通过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观的掌握,帮助学生基本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纲要”、“概论”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根据《05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应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陆丹同志结合《05方案》,认为把握上述精神的核心在于,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

(1)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自始至终贯穿着“批判精神”。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产生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时代背景。西方现代化是以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为重要标志,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革命,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雇佣劳动者即无产阶级的人数增加。机器大生产本来为工人的解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资本家通过使用机器大幅度降低工资,尽量延长劳动时间,不断增加劳动强度,廉价雇佣童工、女工等办法榨取广大工人的血汗,正如马克思揭露的:“资本家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经济危机,即生产过剩危机,以后大约每隔8—10年重复一次。1836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美国,1847年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欧洲,形成世界性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过了从以自发形式到自为形式。随着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及其所受资本家剥削程度的日益深重,工人开始成立反对资本家的联合组织,组成工会,争取自己的基本权益。

在工人运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与16世纪初期。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是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其代表作《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后又出现了德国的文采尔、意大利的康帕内拉、英国的杰拉德·温斯坦莱,以及法国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等。进入19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加之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时期。空想社会主义者认真地思考劳动群众贫困的根源,严肃地探索变革现存社会制度的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细致地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在法国和英国,出现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即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这些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马克思主义来源的实践基础。

1844年6-8月间,马克思撰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私有制问题的分析和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批判,分析了资本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抗关系。1845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合写了第一部著作《神圣家族》。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的许多原理,强调了物质资料生产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后来,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大体轮廓,指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私有制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而只有在大工业条件下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他们围绕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等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最伟大的发现。这两个最伟大的发现,是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深入分析和对工人运动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实现的。这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实的理论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具有极强的内在逻辑性,这些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是当时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运动,且分别是建立在对相关思想“批判”基础上形成的。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建立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相关哲学思想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批判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而形成的。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这一特点,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髓,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时,必须贯彻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理解。

(2)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精神”的理解。

当我们在阐述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回顾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时,我们应当要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来源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蓬勃发展的无产阶级运动。马克思主义正是立足于当时的工人运动实践基础,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批判,从而进一步挖掘、批判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使得“社会主义”变成科学,形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还努力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积极开展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1847年初,正义者同盟正式邀请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改组,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了这一邀请。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同盟纲领,以《共产主义宣言》为名首先用德文在伦敦发表。《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第一次完整、系统的阐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共产党宣言》历史性地表明,来源于工人运动实践基础的“空想社会主义”经过马克思主义地“批判”,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回过头来对工人运动的实践指明正确道路。由此我们可以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实践(工人运动的自发阶段)——理论(马克思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工人运动的自为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不断地在丰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源自于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理论(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1848年爆发了席卷全欧洲的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1848年革命,总结了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先后撰写了:《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等著作,阐明了一系列新德思想观点。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逃亡伦敦,从1850年秋起重新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和写作。1861年-1863年,马克思写出23本政治经济学手稿。1863年-1865年底完成长达200万字的三卷《资本论》草稿。1867年9月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资本论》在政治经济学上实现了伟大的革命,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全面系统的科学论证,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新社会的思想武器。

伴随着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运用其科学的理论武器,再次指导无产阶级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倡议下,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兰等国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盛大的国际性会议,声援波兰人民反抗沙俄的斗争,讨论了国际工人联合斗争的问题。大会决定成立国际性的工人组织,并选出临时中央委员会,这个工人组织后来被定名为“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马克思恩格斯直接指导第一国际的共产主义运动,使得当时的无产阶级运动得以蓬勃发展,掀起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1871年3月18日,法国巴黎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工人革命,建立起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政权——巴黎公社。虽然巴黎公社在国内外敌人的联合镇压下只存在了72天,但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光辉榜样,具有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如,第一,必须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提供首要条件;第二,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第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必须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机关,机关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等等。

如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实践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无产阶级实践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性,因此,我们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内容时,必定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有较深的理解。

(3)增加对经济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的知识性介绍。在介绍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时候,在揭露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的同时,尽量将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边际效应、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知识要点介绍给学生。在介绍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时候,把自由和民主的衍生关系,法治和宪政的理念等基本政治常识介绍给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一种包容多元的理性思维,防止学生在判断价值问题时保有常识性的二元对立的线性思维。

3、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改革传统单一的讲授法教学,积极探索讨论法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等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努力做到 “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课内、课外的各种方式,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二是结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最新理论成就,丰富充实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其理论性和思想性寓于丰富的科学知识中,抽象、空洞的思想性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努力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安排、组织教学内容,努力做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四、适当设计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和


(三)、中国近观代史纲要(简称“纲要”)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课程设置目标

根据《05方案》,“中国近观代史纲要”(“纲要”)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为: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三亚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陆丹同志认为,我们应当以“现代化”课题为背景,讲授相关历史,使学生深刻领会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教学顺序上,安排在“原理”课程之后。目的是使得学生通过对“原理”课程的学习,在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再接受“纲要”课程的学习,进一步达到能正确运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在“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上,我们重点探索以“现代化”课题为背景,展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讲解。世界上研究“现代化”课题的成果,根据不同的学科体系有着不同的研究类型。据有的学者统计结果表明,以“现代化”为课题的研究类型涉及多达几十种之多。尽管我们是涉及“现代化”课题研究这一领域,因为我们的重点是在于教学,因此并无逐一研究之必要。我们应当把我们对“现代化”课题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间或涉及世界现代化总体进程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问题。由此,我们可以把我们上述的“现代化”课题进一步明确为“中国现代化”。 尽管研究“现代化”的对象或许有所不同,如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以日本为研究对象、以俄国为研究对象、以东南亚各国为研究对象等等,然而世界现代化进程总体上不外乎大致相同,其现代化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不可避免地包含以下四点: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

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回顾历史,我们总在探寻这些失败和屈辱的原因。归根结底,源自于近代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源自于中国儒家专政思想,导致中国近现代的盲目自大。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在世界现代化总进程里,在西方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下的现代化进程里,实质是东西方贸易摩擦导致的“贸易战争”。尽管是多么的不情愿,我们在世界现代化进程历史发展总趋势的背景下,被迫打开国门,悲剧性地、艰难地、“被动地”开始探寻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由此“现代化”课题为背景,我们可以重新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解读:“洋务运动”,中国史学界命名的“同光中兴”,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其实质可以理解为,追求现代化过程中“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其实质可以理解为,追求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上的民主化”; “新文化运动”,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其实质可以理解为,追求现代化过程中“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

在上述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过程,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冠以“被动”两个字。因为,在上述历史阶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相关理念的过程,中华民族总体上在思想、在中西方文化认识方面,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成熟的理念。并且,在实际探索上述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严重挫折。鲁迅先生在其相关作品里,疾呼、呐喊要改变这种面貌,改变中华民族在西方文明面前处处“被动”的局面,倡导我们中华民族要有一种“拿来主义”的精神,即要以“吸之精华,去之糟粕” 的精神来正确处理和对待中西文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华民族在苏俄“十月革命”成功的国际影响下,一批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追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性探索,最终改变这种长期以来“被动”的局面。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其文章《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这样介绍:“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历史应当完结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1516页)

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使得中国现代化进程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历史过程。正如我们所知,中国人民正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成功实践和探索。由此我们可以作出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即同时也是中国成功探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到这,我们已不难发现,“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体现了高度的、内在逻辑上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在重点讲授相关历史,使学生深刻领会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中国现代化”课题为背景。

3、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中国现代化”课题为背景,讲授相关历史,是对传统教学方法改革的第一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使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除此之外,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特点,采用一些直观的,如多媒体教学和视频教学等教学手段。对于在“现代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点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设计问题、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进行。总之,为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教学方式力求灵活多样。

(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简称“概论”) 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课程设置目标

根据《05方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概论”)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三亚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书记陆丹同志认为,“概论”课程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线索,重点突出以“现代化”为学科背景知识的讲解。

在课程设置目标上,陆丹同志对该课程的设定与上述“纲要”课程基本一致。在实际上,“纲要”课程与“概论”课程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性联系。从总体上说,“纲要”课程与“概论”课程重点都在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纲要”课程重点是通过对历史史实的回顾,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及其理论,重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概论”课程重点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上述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重点在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阐述。

根据上述特点,在教学顺序上,安排在“纲要”课程之后。目的是首先通过“纲要”课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进行阐述,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再学习“概论”课程,应当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形成较为具体、深刻的认识。

2、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根据上述精神,“概论”课程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线索,重点突出以“现代化”为学科背景知识的讲解。同时,“概论”课程重点是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因此,我们还必须进一步通过“实践”与“理论”的内在逻辑性统一,来理解以“现代化”为学科背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进行解读的必要性。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得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形成的过程,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再由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上升为理论的过程。简单而言,我们可以运用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进行表达: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中国具体实际)——理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产物——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由上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研究的内容,必然涉及两方面: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综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我们基本可以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大致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我们可以先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再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提炼、总结,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理论;这些初步形成的理论,再来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由此而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理论体系。不难发现,决定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科学与否的关键,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内容是什么呢?简单而言,即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探索进程。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即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

我们基本判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如果我们要确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与“中国现代化”课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性,还必须进一步判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与“中国现代化”课题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世界“现代化”是一种特点的历史现象,这种历史现象的起源,正是由于西方工业化大生产,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形式,导致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历史性变迁的历史过程。由上社会层面的历史性变迁而出现的种种现象为研究对象,由此而形成种种“现代化”研究课题。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即是普遍坚持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辩证逻辑运用。“中国现代化”课题的研究对象,显而易见,是“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具体到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各种历史现象及其成因的分析。以“现代化”课题为背景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在上面经过简单分析,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应当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即“被动”现代化历史阶段和“主动”现代化历史阶段。而中国“主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阶段。

根据上述条件,我们不难做出判断:“中国现代化”课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都以中国“主动”现代化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为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进一步判明,在实践与理论的逻辑关系上,“中国现代化”课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题体现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因此,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阐述时,理应以“中国现代化”课题为背景展开论述。

3、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方面,我们仍然坚持一个原则,以讲授教学方法为主。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效率,务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积极探索讨论法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尤其是“概论”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重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阐述,为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便于学生接受,应当重点探索“实践”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掌握相关知识。


2014年1月

作者:不详 
Baidu
sogou